top of page

开放 创新 包容:习近平G20开出全球治理药方


7月7日,万众瞩目的汉堡G20峰会开幕。满载对俄罗斯、德国国事访问丰硕成果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上午的“金砖峰会”并发表讲话,下午习近平在第一次全体大会上率先发表主旨演讲。他的两次讲话,凸显了中国信心、展现了中国智慧,阐释了中国方案,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如某西方媒体的解读:习近平在世界问题多多,形势不容乐观的时刻,给世界“大国俱乐部”带来了中国正能量。

这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恰逢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复杂的时刻,急需占世界经济总量85%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会诊”。

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边主义,以英国脱欧为代表的单干主义,以叙利亚,朝鲜问题为代表的地区冲突危机,以欧洲难民危机为代表的移民问题,交织缠绕,个个棘手,给会议成功蒙上阴影。

而在经济层面,矛盾也十分尖锐。全球性经济复苏虽有积极信号,但却因政治社会因素前景依然十分脆弱;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张激烈交锋;在向改革要增长的共识下,二十国集团中很多国家因各种制度原因,面临结构性改革举步维艰的窘境;全球环境治理因美国退出而被釜底抽薪;凡此种种问题,都比去年秋天杭州峰会之际更为尖锐与紧迫。

正如习近平所言,在世界政治、经济面临深刻调整的重要时刻,二十国集团必须发出政治上“奉行多边主义,共同推动各方以政治和和平方式解决地区冲突和争端,努力实现各国和平共处”,经济上“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稳定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发出这些信号或许不难,但要使之落在实处,确实须二十国领导人求同存异、团结应对,任何“自扫门前雪”私心,本身就与出席这样的峰会背道而驰。

习近平在大会主旨演讲中,将杭州峰会与汉堡峰会,以“开放、创新、包容”三个关键词连接起来,倡导“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

尽管此次习近平在谈“开放”时,并未直接提及“贸易保护主义”,但“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表述,相信在座主张或奉行“保护主义”的衮衮诸公都听得心知肚明。

而峰会会前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也印证中国高举开放自由贸易大旗的姿态。7日,中国官媒对欧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持乐观其成的欣赏态度就足以说明问题。

创新,以及由此指向的数字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谈世界经济发展时必定强调的命题。而中国在很多新经济领域后来居上的成绩,为中国强调“创新”做了坚实注脚。

习近平谈“包容”所包含的内容,比这个词汇本身更加深广。他着眼于各国应“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矛盾”进而“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尽管与会很多老牌西方大国,也提倡包容,但在本国的改革发展中,却难以实现,社会凸显的往往是将公平与效率、资本与劳动对立起来的排斥思潮,使改革被拖延,蛋糕不能做大,分配更谈不上公平合理。

当然,习近平的“包容发展”理念还包括他在杭州峰会上强调的“带动国际社会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帮助他们提高发展能力”的“兼济天下”之用意。

应该说,习近平在峰会上的讲话,既是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是对症下药的务实开方,值得有病在身的经济体照方拿药。

习近平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与汉堡峰会的主办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最为接近。默克尔及多位德国政府官员反复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捍卫自由贸易的决心。

默克尔也在峰会上表示,汉堡峰会致力于达成一个全球制度框架,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限制全球化的风险,让全球化惠及更多人。这也是“开放、创新、包容”观念的另一种表述。

我们期待,本届峰会中、德等秉持“开放、创新、包容”观念的多国领导人的共同鼓与呼,制定全新国际形势下的全新发展与合作规则,回应全球民众对更美好未来的殷切期待,为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添砖加瓦,指明方向。

#欧洲 #中欧 #世界 #政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