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扬言要派往南海的航母意欲何为
印度还没消停,英国又来搅局。7月27日,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法伦扬言明年要将航母开往南海争议水域,进行“航行自由”演习,以增强英国的海上地位,并且还表示不会“受中国限制”。
《北京日报》旗下公众微信号“长安街知事”报道,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透露,“英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经过了大量讨论,还是考虑到美国才是我们在太平洋安全事务上的伙伴”。

用航母来威慑中国,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实力,此前各方消息证实,“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徒有其表,此外,一味追随美国,到底能给英国带来多大好处?
英国欲派来威慑中国的新航母,指的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这艘耗时8年耗资264亿元人民币建成的所谓“最强”航母,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呢?
上个月26号,“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启程出海,开始为期6周的第一阶段海上测试,主要包括对速度、动力、武器测试等。
出海伊始,英国防长不但信心爆棚称,这艘最强航母的首航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将向全世界展示英国未来应对全球多重挑战的实力,还不忘顺带嘲笑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舰“老旧破烂”,是条破船。
没想到,出海不到一个月就闹了个大笑话,舰员在航母推进系统的一个主轴附近发现许多金属碎屑。这个反常现象立即引起海军高度重视,甚至决定停止出海试航。
此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遭到了各方的非议与垢病。
首先,起降机型太少,严重制约了航母战斗力。“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攻击部队是适合充当舰载机的F-35B。如今,英国先购买了10架这种飞机用于测试,考虑到航母能容纳40至50架飞机,还需要购买更多。不过,F-35B现在饱受诟病,包括其隐形系统不够有效。至少,俄罗斯和中国的防空系统能把它看得清清楚楚。
由于英国订购的F-35B战斗机尚未正式交付皇家海军,海军卡德罗斯航空站不得不使用“假F-35B”代替实机进行训练。
同时,每艘航母都需要一批强大的“随从”。对英国皇家舰队来说,几乎半支舰队都要给新航母护航。如果有了第二艘,当它们同时出海时,英国沿岸就会失去保护。
前第一海军海务大臣、海军上将韦斯特勋爵说:“我们只有19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这是让国家蒙羞的事情。英国需要大约30艘舰艇,其中6艘是驱逐舰。”
还有英国空军退役军官警告,如果不给“伊丽莎白女王”号配备更多反潜巡逻机加以保护,这艘英国最大航空母舰可能在未来的冲突中“直接沉入海底”。
海军专家维克托·马卡罗夫表示,“伊丽莎白女王”号更像是失去“海上主宰”地位的英国用来展示身份的面子工程。
“脱欧”后,英国经济持续低迷,7月26日,英国统计局宣布,该国第二季度GDP季率初值为0.3%。
如今,英国正在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攀附”美国。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宣布,美英准备签署一个“重大贸易协定”。
为向美国“表忠心”,英国想在安全事务上也与美国保持一致,此次喊话南海就是例子。
然而,事情真的像英国想的那么顺利吗?首先从理论上讲,只要英国没有正式脱欧,就不能同第三国签署经贸协定。英国被视为应在2019年脱离欧盟,然而能不能顺利脱欧还不好说。
此外,美国的贸易市场并没有英国想象得那么大,根据统计,美国吸收了英国外贸出口总量的16%,这个数字比欧盟吸收的英国外贸出口低出差不多三倍(4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4日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美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其失去的动力可以由其他地区的加速增长来弥补。今年的预测被下调的大型发达经济体只有美国和英国,同时欧元区、中国和日本今年的数据得到上调。
况且,特朗普一直强调的是“美国第一”和减少贸易赤字,而英国市场在美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足3%,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的筹码可言。
如今,在被视为美国“铁杆盟友”的澳大利亚,已经有不少声音开始反思盲目追随美国带来的后果。
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近日表示,澳大利亚的鹰派支持参加航行自由行动,曾认为特朗普上任后会很快拿起电话要求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但美国并没这么做。澳大利亚应该认真思考中澳关系的发展。如果澳大利亚在中澳关系上采取鹰派的看法,对华施压,一味遵循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那么澳大利亚就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