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班什狂欢节2019全新攻略 |我们如何去狂欢?

在欧洲,象征迎接春天的狂欢节马上就纷纷到来了!特别是古老的、欧洲四大狂欢节之一的:


班什狂欢节


将吸引10万游客参与盛典,在家门口的你岂能错过?




经过6个星期的准备工作,“班什狂欢节”将于3月3日至3月5日在比利时小城班什(Binche)举行,历时三天。


今年有点特别:“班什狂欢节”于2003年就入选了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今年满15周年。为了保证活动流程更顺畅、民众参与度更高、更具国际知名度,今年组办方重组了游行队伍,并在时间上进行了一些小调整。


所以,请先仔细收好下面这份攻略吧!



2019年“班什狂欢节”节目表


>> 3月3日(周日):女装狂欢游行


三天里“最富有色彩”和原创性的一天


9:00|传统的易装游行(穿女性服装,带女性妆容或面具)游行,伴随着中提琴和鼓声,Binche狂欢节开始充满节日激情的第一天


16:00|下午的狂欢节游行队伍从Derbaix公园开始出发(以前是从火车站广场15点出发)




>> 3月4日(周一):孩子们的狂欢


原来“嘉年华精神”也要从娃娃开始!


10:00|在中提琴的伴奏下,孩子们的队伍出动狂欢


16:00|大广场 (Grand Place)的友谊舞(这是调整后的时间)


19:00|焰火晚会,在Eugène Derbaix广场



>> 3月5日(周二):狂欢节高潮


记住!憨人“吉勒”们只在这天出现


热闹非凡的一天从黎明就开始了!盛装打扮的憨人“吉勒”、“农夫”、“水手”、“小丑”等各种化装游行队伍让欢乐充满街道。


8:30|戴着蜡制面具的憨人“吉勒”出发到市政厅;


15:00|Grand Place大广场上的游行和跳舞、抛橙子;


20:00|灯光游行和跳舞;


21:30|欢聚在大广场




总结一下就是,

如果你想看“吉勒”,一定要周二去!


周二上午:戴蜡面具的“吉勒”会到市政厅


周二下午:戴着超高的驼鸟毛帽的“吉勒”上街跳舞(抛橙子)


憨人“吉勒”的三种造型



怎么参与狂欢?几个建议:


> 在街边围观游行和“吉勒”,接橙子;




> 跟在“吉勒”后面跳舞。除了大游行,有很多“吉勒”小分队会上街一直到深夜。顺便科普一下班什狂欢节最常出现的三首嘉年华音乐:


《比利时的狮子》Lion de Belgique

《班什小男孩》Le petit jeune homme de Binche

《吉勒之歌》L'air classique des gilles


> 在酒吧里和朋友聊天,喝几杯;


> 去面具博物馆了解一下“吉勒”的历史和故事;





> 强烈建议:入乡随俗地穿上夸张或特别的服装,一起去逛欢!记得我们有年穿了件军大衣,配了顶在故宫门口被人兜售的带五角星的苏式军帽,走到哪都有人借去拍照。



与所有欧洲其他的文化活动一样,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我们,如果想体验或参与,一定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我第一次去班什狂欢节,就是因为啥也不了解,所以除了街上的人群和鲜衣羽帽的吉勒,印象最深的只是班什Grand Place附近小巷浓烈的尿骚味,很是可惜。


憨人 “吉勒” 的秘密




“吉勒”(gille)又译成憨人,这个译法非常形象。


>> 憨人“吉勒”(Gille)是班什狂欢节的主角,目前一共有1000人左右,来自十几个不同的“吉勒”社团。


>> 怎么才能成为“吉勒”? 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男丁、比利时公民、班什人或其后代;外人想加入,必须是Binche居住了5年以上的居民,并获两位担任吉勒五年以上的人推荐。


>> 班什的“吉勒”为班什独有,不能在其他地方担任“吉勒”。


>> 憨人“吉勒”是狂欢节之“国王”,他们绝不会独自出行,身后总是有鼓手跟随。只要有一个“吉勒”,一个鼓手,就能在街上带起节奏,身后就会跟着一群的人走走停停舞舞。这就是狂欢节最基本的节目了。


特别喜欢这张老照片,

“吉勒”和鼓手都有英雄的感觉


因为朋友中有一位从小到大都是“吉勒”,我每次去狂欢节都会去“吉勒”们的餐厅探班。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吉勒的女人们”:这个女人可能是妻子、也可能是姐妹、母亲甚至女儿,有时一个,有时几个。“吉勒”穿上服装后不便行动,身后必定有自己身边的女性照料。正因为有她们在背后的付出,才有“吉勒”的存在。





“吉勒” 的装扮



“吉勒”们的服饰由专门机构制作的。“吉勒”们的服装有的来自祖传,大部分是租的,租金昂贵。


Gille服装:由黄麻衬衫和裤子组成,饰有黑色,黄色和红色毛毡的150个图案。穿上后,衬衫在前后被“塞满”稻草,饰有铃铛。腰部饰羊毛皮带。




头饰:一顶白色棉帽,用一块叠好的方帕固定在头上,遮盖所有的头发。在周二下午的狂欢节游行中,“吉勒”会戴着一顶雄伟的鸵鸟羽毛帽,高达90公分,它能让“吉勒”更显高大、神圣,一顶帽子重达三公斤。这种羽帽如果是遇到刮风下雨就完全无法亮相。



面具:周二早上“吉勒”去市政厅的时候戴的蜡布面具,装饰着绿色眼镜,小山羊胡,在1985年就获得专利,这种面具只限在班什戴。



藤条和橙子:也是“吉勒”不可缺少的道具。周二上午,戴面具的“吉勒”手里会拿一捆藤条。下午,他们手拿篮子,里面装着血橙(又叫“狂欢节”橙),扔向人群。接到的人代表收到好运。





其他狂欢节人物方阵



除了“吉勒”,参加狂欢节游行的还有其他方阵,著名的有下面几支“梦幻造型”队伍:


Les paysans(农夫):由当地教会学校的学生扮演,他们的面具与“吉勒”类似,但是上面没有小胡子和山羊胡子。要成为“农夫”也要有相同的条件,被视为未来的“吉勒”。



Les Arlequins(小丑):来源于喜剧的人物形象,由班什公立学校的学生扮演,女孩也可以加入。穿着黄红绿三色服装,绿色毡帽,手握丝带蝙蝠。



Les Pierrots(小丑):来源于同一喜剧,由班什的另一所学校学生扮演,女孩也可以加入。他们戴着圆锥形帽,穿粉红、粉蓝色或粉黄色套装。 他们的面具是一只黑狼,手里拿着一根丝带装饰的棍子。



Les Marins(水手):水手们的扮演者最初出现在1877年,后因一战时的海军队员加入而名声大噪。在消失30年后,于2018年回归班什狂欢节。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奇葩队伍出现在人群中,辣眼睛又怎么啦?反正是狂欢节,真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下面是一些周日女装游行的服